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程资源|2016年人大历史学院暑期学校课程一览

[复制链接]

25

主题

35

帖子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9 16:4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
历史学院连续多年邀请海内外一流史学研究学者来我院讲授暑期学校课程,旨在为有志于历史研究的同学创造一个本土的国际化氛围,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促进学术交流。2016年,我院共开设10门暑期学校课程供校内外学生选修。目前暑期学校校外学生选课已经开始,校内学生选课开放时间为5月26日,欢迎广大本科生、研究生选修。学生选课请登录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小学期网站:http://iss.ruc.edu.cn/
全球史中的能源与环境:1500年至今 Energy and Environment
in Global History, 1500-present

布瑞恩·C·布莱克/Brian C. Black[美国]
教师简介职称:教授
学校: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布瑞恩C布莱克博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该学校艺术与人类学学科领头人,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北美环境与景观史,特别是能源的技术应用方向。石油史研究领域专家,曾任《宾夕法尼亚历史》编辑,《美国历史杂志》特刊“美国生活中的石油”的合作编辑之一。代表作:《Pestrolia:美国第一次石油繁荣的景观》(约翰霍普金斯出版社,2003),《石油现实:世界历史中的石油》(罗曼李特菲尔德出版社,2014)。
课程简介人类同自然环境的关系——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物,还有空气,水,和土地——是一个重要的史学主题。这门课程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主题描述,以及分析从1500年开始在这种关系中全球主要的趋势和转变,重点会强调当代问题及其解决。通过这门课程的阅读和学习,学生们将会获得足够的历史背景,从而可以去构建一个对我们当下环境困境深思熟虑的评估。因此,这门课程,是一门同当代生活直接联系的历史课。这门课程的基本组织框架从生态学发展而来。生态学对我们可以历史的认识具体例子和个案研究贡献颇多;但是,最近几年它同样开始重新构建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类物种这个框架。这门课程寻求利用新的范式,即通过跟随一个局部的组织也就是围绕人类与环境的互动模式。我们的范围将会按照一般年代顺序展开但不会面面俱到。
特别要指出的是,这门全球史的课程重点强调人类同自然关系中一直存在的那一部分:对能源的管理及使用。21世纪为人类带来了不计其数的挑战,但可能没有任何一种挑战比管理能源供应更重要。且未来最佳的能源利用恰恰要基于过去的知识及背景之上。因此讲授这门课便是为了使学生了解人类利用资源的模式及其转变。所以,能源将是以下几个单元的副主题。
第一周的课程聚焦于地球的自然史,重点强调1500年来总体的土地使用的全球模式。第二周的课程追寻20世纪以来人类的生活模式,特别强调全球性的扩张与互动。第三周我们会关注一系列定义20世纪人类生活的主题,特别强调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不断增长的差距。最后,在第四周时学习全球合作和互动的模式,同时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可以深度调查与能源相关的问题的机会。
美国研究导论:1865年至今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Studies, 1865-present教师简介同上。
课程简介课程向学生介绍从内战到现在美国文化的发展历程。这门课程同传统的美国历史概况课不同,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除了运用已经在很多历史课程中使用过的标准的政治和制度资源外,它还集中于一个更加广阔丰富的文化表达,包括小说、民间传说、讽刺文学、艺术、诗歌、音乐、地图、期刊、审讯笔录、物质文化,大众媒体等等;2,它是片段式的描述而非综合性的介绍——就是说,我们关注的是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而这些事件在美国国家发展大模式中具有象征意义。课程的主要重点会集中在“文化”这个术语上。包括一种文化怎么被他者所感知,以及一种文化怎样去自我感知。就比如假定美国文化,像其他文化一样,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因此,我们的任务是为了鼓励一种对美国生活中“深层结构”的理解。为此,这门课程最基本的一个部分是文献分析。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中比较他们自己的假设和主题的发展,评判学生表现的标准不是他们对布莱克教授选择这些文件与所学理论之间的关系的预测,而是基于他们为这些文本展现出的合理的分析能力。电影中的美国文艺史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in Film
Michael  Wutz[美国]
教师简介职称:教授
学校:韦伯州立大学
Michael Wutz,韦伯州立大学英文系英美文学的荣誉教授,《韦伯–当代美国西部文学》杂志主编。专业领域包括:现代美国文学,当代美国文学,电影研究,广播电视和报刊的研究,科技文学,对爵士乐时代的研究,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及文化,以及许多初级和高级的写作课。主要著作有:Enduring Words – Narrative in a Changing Media Ecology (阿拉巴马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2009)等。2004 至2005年,Michael Wutz在德国的 Bayreuth 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2009年暑期,他在德国穆尼黑市的Ludwig-Maximilian大学担任访问教授。2013年秋, Michael Wutz在印度奥斯马尼亚大学任访问教授。
课程简介课程以四部影片为导入,具体体现了影片创作国家的自身状况。它们反映了美国当时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根深蒂固的矛盾冲突,为观众们提供了当时美国的文化快照 (cultural snapshots)。与单一的文学相比,电影能够使观众们对大众文化和上层社会的文化有更深刻和独到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地了解普通的历史现象以及更深一步地去理解专家学者们所研究的历史问题。通过学习和研究这几部影片以及其相应的辅助读物,学生们将会进一步更好地领会为什么美国政府在特定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对一些问题所抱有的顾虑,以及这些顾虑直接导致美国政府所采取的立场和所制定的相应政策。伊斯兰文化与文明概论 Introduction to Islamic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Seyfi Kenan[土耳其]
教师简介职称:教授
学校:马尔马拉大学
Seyfi Kenan,土耳其马尔马拉大学教授。200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土耳其宗教教育。该教师连续多年在人民大学暑期学校开设课程,曾获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暑期学校“荣誉教师”称号。
课程简介《伊斯兰文化与文明概论》是介绍伊斯兰教文化与文明自7世纪在阿拉伯半岛兴起以来的历史,学生将了解穆斯林的基本信仰与实践,如伊斯兰教思想的发展,苏菲主义、哲学、艺术、科学,并讨论从早期苏菲派至穆斯林教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哲学家、神学家及科学家。课程中有关早期伊斯兰历史将通过简单回顾乌玛亚王国、阿巴斯王国、萨法维及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们进行讲述。课程的最后一部分将集中于现代伊斯兰世界,以及穆斯林如何应对现代化的挑战等问题。并从此背景出发,详细分析穆斯林世界的主流宗教活动,教育发展趋势,现代化及改革,原教旨主义等,帮助学生理解现代伊斯兰世界的政治、文化发展趋势。自然资源世界史 A World History of Natural Resources
Per Hoegselius[瑞典]
教师简介职称:副教授
学校: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Per Hoegselius,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硕士(1998),瑞典鲁德大学博士(2005),2009年起为瑞典皇家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和环境历史学院副教授,2010年任荷兰皇家科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13-2014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视野下和历史维度中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其著作《红色的天然气:俄国和欧洲能源依赖的缘起》(普格累乌•马克米连出版社,2013年版)获得2014年舒曼图书奖。
课程简介这门课将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要在国际视野下介绍自然资源的历史。课程共有8讲,除了第一讲和最后一讲,每一讲将安排讲授两种资源。这门课将讨论到的自然资源有:水、冰、木材、盐、硫磺、铁、铜、煤、石油、天然气、铀和铝。每一种资源我们都将讨论以下问题:资源利用的变迁(历史上这种资源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体现在那些方面?);精神和宗教的维度;资源的稀缺和丰富;资源开发的地理模式变迁;资源开发的地方和全球性冲突;资源开发引发环境问题的诱因和解决方法。这门课的授课方式为讲述和分组讨论以及课堂发言相结合。西方眼中的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from Western Perspective

王欣/Xin Wang[美国]
教师简介职称:副教授
学校:贝勒大学
王欣博士,美国得克萨斯贝勒大学(Baylor University) Honors College (荣誉学院跨学科专业)中国问题研究的副教授,同时任贝勒大学亚洲问题研究所主任。他是目前该校中国问题研究的领头人。他主要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问题,特别是中等收入阶层在政治、社会、及文化方面的特征。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通过西方学界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研究来重新审视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政治经济之脉络下社会与文化的变迁过程。其独特之处在于运用多学科和跨学科的比较视觉来研究中国。本课程将选读来自社会学,人类学,及文化学研究学者的作品及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深度报道,探讨以下问题:城市与农村,教育,宗教,社会分层,文化艺术,媒体与社交媒体,消费,女性与青年,及中国与全球化等方面的。这些关于中国社会的研究运用定性及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访谈,观察,案例分析,深度探讨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及走向。本课程希望学生能在学期结束时,能够对关于当代社会的重要议题,有深入,全面且具有批判性的认识。更希望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与讨论,通过比较的视觉和角度,更多地发现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进程与挑战。
这门课程由九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都有各自的主题 (详见课程大纲)。这些单元从不同角度探讨当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及发展趋势,特别是西方的思想届和学术界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及其视觉。课程特别重视学习的互动模式,通过课堂讨论及课外研究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可以深度调查与社会与文化相关的问题的机会。历史事件下的历史 History Through the Short Story
大卫·皮克斯/David Pickus[美国]
教师简介
职称:副教授
学校:中国人民大学
David Pickus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1995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6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获得博士后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思想文化, 2013年秋Pickus博士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移居北京,目前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进行欧洲史和世界史的教学工作。
曾出版书籍:Dying with an Enlightening Fall: Poland in the Eyes of German Intellectuals, 1764-1800, Lexington Books/ Rowman and Littlefield (2000)。Pickus老师连续多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暑期学校开设课程,曾获2015年暑期学校“荣誉教师”称号。
课程简介小历史在19世纪开始在欧洲受到欢迎。其后随着现代传媒以及中产阶级的壮大而传播。该课程将会向学生展示如何将整个历史同某些作者的个人世界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史尤其是现代西方史。此外,这些小历史主要包括三个主题:
1、礼貌社会的出现及为个人所带来的益处和压力
2、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冲突及其对公正的渴望
3、自我意识的追寻及更好的生活哲学课程将通过阅读简短的历史故事并在历史背景下对其进行分析。课程会通过提供对文本进行分析的方法来教授学生如何理解历史,尤其是通过介绍描述社会冲突的作品所体现的理念等方法使学生将其应用到对社会经验的改变、发展以及重建中。该方法同样会使学生掌握文学分析的技巧。学生越多地将文学文本作为历史分析的工具就越能够对历史进行整体分析。近现代德国:1815-至今 History of Modern Germany, 1815-Present教师简介同上。
课程简介近代德国史呈现了大量极端和显著的转变:从19世纪初德国分裂的系列国家到20世纪初成为欧洲最强的军事力量;从一个农业经济占主体且工业革命以手工业为开端的国家转变为20世纪初世界上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从一个为了保存其“君主政治原则”而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权转变为接受战后结算的筋疲力尽的国家;从一个1920's难以管制的共和国转变为1930's的法西斯专政;从一个蓄意发动全面战争的政权(国家)并对邻国实施种族屠杀转变为1940's经历了完全的军事失败和占领的国家;从一个分裂并相对贫穷的国家转变为一个现今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的统一国家。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向人大的学生解释这些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并为其有效探讨这些转变提供思考工具。总而言之,本课程围绕着三个原则进行:1. 阐明德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2. 在欧洲及世界历史的背景下解读德国史。3. 要求学生通过应用课堂材料来提高其批判性思维从而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例行的立场分析。殖民的环境 Colonial Environments

柯安慈/Agnes Kneitz[德国]
教师简介职称:讲师
学校:中国人民大学
Agnes Kneitz,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师,主要教授西方文明史,环境和文化史等课程。2013年于慕尼黑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2009年起兼任德国Rachel Carson 中心研究员。其研究主要关注点在环境正义,公共健康,食品安全和系统理论。
课程简介对未知和未开发世界的认知一直在激发着人类的好奇心,大约600年前,美洲的发现为欧洲人打开了一片前所未知的视野,也激发了一场全球性的为了建立殖民地,开展贸易,满足好奇心的比赛。这门课程将讨论尝试理解“欧洲”是利用怎样的路径和方式开拓新的世界,还将研究全球贸易的结果以及它如何影响当时及现在的人们的文化理解。本课程将重点研究世界上一些典型的区域,我们将试着去把它们的权利和它们与西方武力扩张的联系作为实体来研究。课程将按照年代顺序分为两部分:近代早期历史,主要研究这一阶段“革命的”变化;近代史,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早期这些变化与他们的实际应用和结果联系。我们将阅读一些广泛的介绍性的文本,这些文本将帮助我们了解这个主题以及环境史学科。但是我们也将接触其他的原始材料,这些材料包括游记、电影、小说、当今公共讨论,以帮助课程的整体理解。欧洲王权:1066-1715
The European Monarchy, 1066-1715

杜宣莹/Hsuan-Ying Tu[中国台湾]
教师简介职称:讲师
学校:中国人民大学
杜宣莹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世界近代史教师。其研究着重于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国务秘书兼情报组织者弗朗西斯.华辛汉的间谍情报系统,与其情报操作如何影响伊丽莎白时期的政权政治,如派系斗争、女主统治与君主制共和的转型。华辛汉手稿研究亦使其延伸探讨英国国家档案(英国史研究的核心史料)在近代早期的制作程序、归档政策,与散佚原因。以上相关研究成果已陆续发表于国际期刊与国际研讨会。
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探讨欧洲王权从中古封建王权,历经近代早期的新君主制、君权神授,与君主专制,至近代以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为典型的君主宪政之一系列发展。同时介绍相关政治理论与经典历史研究,并延伸讨论中古君主双体理论的发展与操作、弱势女主统治、君主制共和、派系争议、国会与君主之间合作对抗的矛盾关系,以及近代君权宣传及形象塑造等议题。本课程希望强化学生对于近代欧洲王权理论发展的理解与分析技能。

(责编:郭相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